English version Here (This will not show in the pag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Please refer to the Chinese site by switching language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中文版本在此編輯 (這不會顯示在頁面上)
停課四個月期間,師生的壓力、無力感、學習困擾亦不斷增加。老師一方面要跟進課程進度,確保學生在家學習;另一方面,老師亦要從新適應教學方式,改為網上視頻授課。學生因受疫情影響,大部份時間只能留待家中,其學習進度、社交、情緒等都受到影響。及此,《危機下的改變與希望 – 網上學習短片系列》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新冠肺炎緊急援助基金」捐助,以多媒體形式為學生提供支援。
多元化短片 助學生面對逆境
籽識慈善基金以動畫、微電影、街頭訪問和人物專訪等形式,為學生製作一系列互動、趣味性及實用性兼備的短片。學生可透過短片了解環境衛生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影響,從而明白自身角色,學懂逆境自處。計劃提供之短片系列及工作紙可為學校老師提供教學參考,於日後用作輔助教材。另外,計劃亦提供社工轉介服務,透過收集學生回饋及老師觀察,將有關學生轉介社工跟進,以助解決其情緒或學習需要。
除了 40 間中學師生受惠,短片亦上載於社交平台供大眾觀看。短片主題包括:「公共衛生與日常健康注意事項」、「個人責任、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不確定因素下的個人學習模式」、「認識情緒與情感表達」、「計劃未來與創新社會」,以及「傳染病認識、個人衛生與社區環境」。
從情境互動微電影 學會處理情緒
情境互動微電影分為兩個獨立故事,共四個結局,而且故事中的人物關係互相關連。故事由製作團隊與專責青少年工作之社工共同構思,透過不同學生日常處境作為故事背景,讓觀看之學生自行選擇故事發展及結局。通過互動情節,逐步讓學生認識、接受及處理自己的情感。
嘉賓專訪 為學生注入正能量
短片系列包括多位嘉賓訪問,如鍾一諾博士、樹洞香港、補習天地陳校長、903 阿正、林瑞芳博士、插畫家謝曬皮及蜘蛛媽媽鄭麗莎等。除了從專業角度為學生闡釋常見衛生習慣謬誤及注意事項,亦為介紹不同正向活動(如運動、靜觀練習)、書本及電影,為學生帶來正能量,同時鼓勵學生發掘不同個人增值渠道,推動自主學習。
另外計劃亦邀請不同人士分享自己的追夢故事,如香港樂隊 His Story、翔青體育會、雜耍導師何俊廸等,以不同夢想故事作引子,探討現時青少年對「計劃未來」及「社會創新」等議題的看法,從而讓學生進行反思,開始為個人未來作規劃和準備。
本地插畫家謝曬皮向青少年分享其好書推介。
中小學陸續復課,師生的身心也要調適至上學的狀況,其壓力亦隨之上升。相信籽識慈善基金所製作的多媒體短片亦能為學童提供動力及啟發,陪伴每位學童面對成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