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科技推廣校園運動 家校童齊喜動
其他運動 生理健康 運動愛好者

結合科技推廣校園運動 家校童齊喜動

\\Fun To Move@JC | 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
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

English version Here (This will not show in the pag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Please refer to the Chinese site by switching language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中文版本在此編輯 (這不會顯示在頁面上)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5-17年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應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中至高強度的體力活動,如快步行、游泳等。然而,大部分學童在體育課以外的時間均欠缺做運動的機會。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聯同香港中文大學策劃「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根據具實證的評估方法與參與計劃的學校一同設計一套更有效的運動及體力活動模式,透過家校合作及科技應用,提升學童參與體力活動的效能和興趣,並培養他們恆常運動的習慣。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為期五年的先導計劃由2017年開始,至今共有35間小學參與此計劃,當中將惠及約3萬名學童及其家長。

家校合作 將新穎體育項目融入校園

計劃為每間參與學校度身設計有趣而又可行的建議方案,協助校方在校園推行多元化體育活動,包括非體育課校內趣味運動時段、課後興趣活動班親子運動班、競技比賽、專題分享講座及不同獎勵計劃。計劃著重校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合作,使他們能與學生一同提升運動量,為校園注入活力!

「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向參與學校提供簡易而富新意的運動器具,如軟飛盤、拍子繩等,在小息期間開設不同的運動站,供學生自由參與,從而享受做運動的樂趣。此外,計劃建議學生於轉堂時段在課室進行一些簡單易學的動作組合,有助他們保持頭腦清晰,學習時更專注。這些小運動能提升學生的運動量之餘,亦能成為他們紓緩壓力的方法之一。



透過親子運動班,家長可與子女一同做運動,並了解他們的喜好。

佩戴電子運動手帶 全天侯記錄學生運動量

除不同活動外,計劃更結合電子科技及大數據分析,向學生及父母其中一人免費派發運動手帶。此舉不僅能協助家長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了解學生的體力活動表現,更可以助學校評估計劃成效,檢視學生在課堂中有否達致足夠的運動量。

長遠而言,計劃擬按評估結果歸納、總結及建議一套適合全港小學參考的「運動及活動發展模式」,鼓勵更多學校建立運動友善的環境。





About Us

「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是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香港中文大學聯合策劃,並由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協辦的一項爲期五年的先導計劃,項目已於2017年9月展開。目的為設計一套更有效的運動及體力活動模式,透過家校合作及科技應用,提升學童參與體力活動的效能和動機,培養他們終生運動的興趣和習慣。是項計劃合共35間小學參與,將惠及約3萬名學童及其家長,我們期望此計劃的協作模式及寶貴經驗能有效地作進一步發展,促進香港學童身心均衡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