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新領」人才?|「鼓掌 – 創新教育歷程」CLAP-TECH
學生與家長 影片

如何成為「新領」人才?|「鼓掌 – 創新教育歷程」CLAP-TECH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English version Here (This will not show in the pag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Please refer to the Chinese site by switching language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中文版本在此編輯 (這不會顯示在頁面上)

人生不是由過去定義?

「鼓掌 – 創新教育歷程」(簡稱:CLAP-TECH)屬賽馬會多元出路計劃項目,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是一個由香港浸會大學、業界和本地中學三方協辦的非傳統教育歷程。參加學生將得以提升技能、多元能力與職場誠信,成為各行業爭相聘請的「新領」(new collar)人才。


什麼是「新領」(new collar)?

「新領」一詞是由IBM前任總裁兼執行官Ginni Rometty提出,形容現今業界渴求的技術人才,可以協助僱主應對科技一日千里的新時代。「新領」人才不再依賴傳統的教育或職業晉升歷程,反而技術與實戰經驗才是成功的要素。


CLAP-TECH邀請了兩位嘉賓分享求學時期的自己如何看待成績表,以及學習軟技能(Soft Skills),例如求知慾、毅力、積極性、領導能力、協作和溝通等,對同學的發展和出路有多重要。同時,亦分享CLAP-TECH如何培養同學發展各種軟技能(Soft Skills),鼓勵同學不斷學習,於逆境中搵出路。


成績就是一切?

科網公司創辦人黃梓豪(Thomas)先生認為不應該用一張成績表去定義自己,畢竟成果表上無沒有軟技能的標準。他更分享CLAP-TECH在培養同學的求知慾、毅力和積極性這三方面的重要性,並鼓勵同學要不斷學習新事物,於逆境之中尋找出路。


自己贏都要令身邊人一齊贏?

另一位分享嘉賓是瑞銀集團數碼及信息部執行董事余潤威(Stanley)先生,亦是CLAP-TECH師友計劃的導師。學生時期的Stanley成績優異,想考第一的決心令自己像處於一個競爭的局面;但當Stanley投身職場後,發現這個想法是不太好,反而是自己贏之餘,都要協助身邊人一齊贏,即是要帶領團隊不斷進步,達到雙贏才是成績優異。他亦分享CLAP-TECH如何培養同學的領導才能、溝通和協作等軟技能來帶領團隊一齊贏。


更多有關CLAP-TECH的學習模式

CLAP-TECH建基於IBM首創的P-TECH學習模式,該模式已在28個國家、超過200間學校推行。在5年的課堂學習與職場體驗期間,學生將能探索興趣,培養技能並發展多元能力。CLAP-TECH從香港中學文憑程度開始,能銜接至高等文憑課程。計劃目前提供資訊與通訊科技(ICT)及創意媒體(Creative media)兩大學習範疇。


延伸閱讀:

「鼓掌 – 創新教育歷程」CLAP-TECH 網頁
「鼓掌 – 創新教育歷程」CLAP-TECH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