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Here (This will not show in the pag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Please refer to the Chinese site by switching language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中文版本在此編輯 (這不會顯示在頁面上)
你對河道活化的認識有幾多?
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推出最新一集紀錄片《與河同行》講述河道活化計劃的發展和理念:
- 河道的多重功能和價值:
- 改善河道周邊的景觀、提升生態價值和連繫社區
- 發展親水活動:
- 動態:划艇、游泳、河畔踏單車、跑步及散步
- 靜態:釣魚、野餐、觀賞動物
- 公眾參與河道活化規劃的重要性和方法
現時,香港的河道活化工程正是缺乏持續的公眾參與,而影片就透過街訪讓觀眾了解市民對河道活化的認識,並訪問了多位專家探討公眾參與河道活化規劃的重要性和可行的方法,尤其是公民科學如何啟發市民對河流和周邊環境的想象。
什麼是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的定義是指無任何(相關)背景的公眾都可以直接參與科學的研究,於過程中擔任一個公民科學家的角色以協助科學家收集不同的數據,包括生物物種和環境的數據,讓科學家能夠更全面地進行分析。
但公民科學家並不只限於前期參與,因為河道活化後,有關當局未必有足夠的資金做長期監察,而公民科學家就可以擔任監察角色,繼續關注河道活化工程的效果。
要與河同行,公眾還可以做什麼呢?
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
「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是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支持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所推行的計劃,旨在結合跨專業界別的力量,促進市民加強認識水資源的多重價值,並重視實現水資源可持續使用的重要性。
了解更多:
訂閱
注册電郵地址以獲取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