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繪畫教專題課堂|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教學資源及教材 影片 視覺藝術

「中國山水畫」繪畫教專題課堂|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Design and Cultural Workshop | 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English version Here (This will not show in the pag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Please refer to the Chinese site by switching language in the top right corner.

中文版本在此編輯 (這不會顯示在頁面上)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推出「看得見的記憶──繪畫」共六課的教材套,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傳統中國繪畫的主題和發展,了解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及欣賞身邊的繪畫,嘗試發掘及發揮繪畫蘊藏著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繪畫專題課堂

「看得見的記憶──繪畫」教材套更配合專題課堂影片一同推出。每個專題課堂都邀請到本地專家和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生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中國山水畫

是次分享「中國山水畫」繪畫專題課堂,共三節。由香港藝術館館長(至樂樓)鄧慶燊先生透過不同的歷史名作和香港藝術館藏品,並以南齊謝赫提出的繪畫六法,介紹傳統中國山水畫的特色和趣味。


第一節:內在精神與應物象形

內容包括:引言、傳統中國山畫的內在精神、繪畫六法──應物象形

第二節:經營位置與隨類賦彩

內容包括:引言、繪畫六法──經營位置、繪畫六法──隨類賦彩


第三節:骨法用筆與詩意畫境

內容包括:引言、繪畫六法──骨法用筆、傳統中國山水畫的詩意畫境


更多關於繪畫教材套教學素材資訊:
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